润泽园教育:从“同频”到“同心”_企业_小我_战略

admin 2025-04-16 09:47 新闻动态 104

一家从二三十人发展到百余人、年营业额近3亿的企业,正面临部门间矛盾加剧的困扰。

销售部和技术部互不认同。销售部认为技术部缺乏成本意识,导致效率低下;技术部则反唇相讥,认为销售部过分追求短期利益,忽视了产品的技术可行性和长期发展。

部门间的相互掣肘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内耗,更让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步履维艰。

企业家希望技术部参与利润分享,又担心引发新的矛盾。如何让两个部门从“对立”走向“协同”,是这家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
《孙子兵法》讲“胜道的五条”,其中“上下同欲者胜”,正是解决企业内耗的关键。唯有打破部门壁垒,凝聚共识,才能让公司在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。

但"同欲"的真谛何在?众人应当与谁同频?

上下同欲,并非简单地向一把手看齐

每个人,包括企业家本人,都有局限和不足。要求他人完全与自己同频既不现实,也不公平。

展开剩余75%

同频不是指同频于某一个人,而是体现在高管与经营者在使命、愿景、价值观、战略上的同频。

上下同频于使命。如一间小餐馆,规模不大,但它有自己的使命——希望为远方的游客做一碗好面。这看起来很简单,但在旅游景点、火车站、机场,想吃到一碗好面并不容易。一间小餐厅,为远方的 游客做一碗好面,代表他们的心很温暖。我们难免有些小我,但每个人毫无疑问希望做一个值得别人尊重的人。这就是上下同频于使命。

上下同频于愿景。海底捞董事长张勇,他说自己只是一个小火锅店,从来没有想过海底捞今天有如此的影响,“我们只是努力把每件事情做好而已”。如何努力?尊重自己的团队,尊重客户,因而赢得了别人的尊重。上下同频于这样的愿景,相信没人反对。

上下同频于价值观。“知行合一,学以致用,做正派人,干正经事。”这 16 个字很普通,很简单,没人会反对。只要有人引导,大家一定愿意,还愿意让儿女和自己一起成为这样的人。

上下同频于战略。“材料真实,价格厚道”是企业的战略。企业战略的目的是服务客户,服务社会,同频于战略就是企业经营者带领全体员工,凝心聚力,共同为客户,为社会做出贡献。奉献、服务客户与社会,展现的是企业的价值,也是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赢得胜利的关键。

然而,从战略的创新方案到落地执行,最难的是让高管理解并践行企业的战略意图。

从战略到人心:同频于大我

很多企业家希望能够拥有一支上下一心、价值观一致的团队。可是,一旦落实到管理执行,上下同频十分困难。

战略的落地离不开人心的凝聚,而人心的凝聚则需要同频于更高的追求。

如何解决?需要通过企业共学,不断提升每个员工对战略的认知,这样,员工与经营者、管理者之间就有了共同语言。有共同语言,不仅可以减少企业内部沟通成本,彼此间还能相互激励,降低因不信任、不同频而导致的管理成本较高的问题。

同频不是文字上的同频。心上同频,才是真正的同频。

心上如何同频?

阳明先生在《示弟立志说》中指出八颗“小我”之心:躁心、傲心、贪心、吝心、忽心、妒心、怠心、忿心。作为普通人,这八颗心一样都不少。

小我一直就伴随着我们。但小我再大,没有大我大。所以,每个小我旁边都站着一个大我。小我逐渐被去除,大我逐渐被释放出来,创造力、凝聚力、感召力、领导力都会从中出来。

这就是“大我吾性自足,小我可以去除”,不用担心小我会障碍着我们。

人生如此充满希望。原来大我是本来就有的,小我是从外面粘来的,是可以去除的。

企业上下同频于使命、愿景、价值观、战略,即向大我同频。

向大我同频,其实不难。向小我同频则不容易,正如企业经营者很难要求别人为自己的功名利禄全力以赴。

结 语

企业的成功,离不开每个部门的协同努力。企业内两个部门的对立,本质上是小我与小我的冲突。当我们放下小我,向大我同频时,创造力、凝聚力、感召力、领导力便会自然流露。

“上下同欲者胜”,同频于战略,同频于大我,企业管理的精髓在于此。

发布于:河北省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
热点文章

游族官网首页账号注册